Type of event
Seminar
Date & Time:

July 3, 2022, 9:00 AM EST

Speaker:

Yunchuan YE

  • Music Producer
Harvard CAMLab Digital Archive: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数字档案

在二十一世纪的数字时代,如何以全新的数字技术、研究思维和设计框架,来整理、研究和展示重要历史档案和研究材料,是全球人文学科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数字档案馆,基于历史研究、数字技术和媒体艺术的交叉领域,致力于以哈佛大学为平台,保存、整理、研究和展示亚洲艺术与建筑历史相关的图像、影像、音乐、照片、三维模型、动捕数据等数字档案,探索新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数字可视化、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多媒体叙事等等方式,赋予数字档案新的生命力。以数字档案为基石,推动全球亚洲艺术的前沿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为当代人们带来历史、艺术与认知的启迪。

 

CAMLab Digital Archive先后设立了 Cultural Mapping,Space Mapping, Mind Mapping几个板块,其中有代表性的有“Digital Temple|数字佛寺三维档案”,“Digital Gandhara|数字犍陀罗艺术与空间档案”,“Digital Luoyang|数字洛阳城市与建筑空间档案”,“Luoyang Sound Library|洛阳声音博物馆”,“Chinese Dance Database|中国舞蹈动捕数据库”,“China Builders|中国早期建筑师档案” 等等多媒体专题数字档案,逐步为学界与公众搭建一个系统性探索亚洲艺术历史的开放平台。针对各个数字档案,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力图以最前沿的学术思路与数字技术,展开深度研究与艺术阐发,使档案绽放其潜在的精神力量。

 

关于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数字档案的使用、合作与捐赠,欢迎联系camlab@fas.harvard.edu。

The Musical Map of China: Records and Reflections

中国音乐地图:纪行与思考

 

2022年,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数字档案馆(Harvard CAMLab Digital Archive)将迎来一批特殊的馆藏:由音乐制作人叶云川先生向哈佛大学捐赠的《中国音乐地图》——一个系统地记录了千余首现存中国民族、地方音乐的浩大数据库。

 

自二十世纪以来,时代的飞速发展与之带来的文化碰撞使得中国本土音乐系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片土地上,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响彻千年、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在时代巨变的洪流中,面临着记录、传承、发掘的巨大挑战。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几代中国的民族音乐史家,例如曾经担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音乐研究员的杨荫浏先生,对中国现存的各地民族音乐展开了抢救性的搜集、整理以及研究工作。

 

在录音、影像技术飞跃式发展的今天,如何用更好的技术手段去延续和拓展中国音乐史家的工作?自2019年开始,音乐制作人叶云川先生发起了《中国音乐地图》计划。凭借热忱与毅力,叶先生及其团队在有限的资源中,为世人勾勒出现存中国各民族、各地方音乐的面貌,以极高的录音录像质量,记录了各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流传状况。《中国音乐地图》第一阶段已完成1056首乐曲的录制,并以高精度三机位录制了总时长约17,000分钟的视频素材,以及多达84万字的中英文文字,上万张图片;而这个计划还会继续。叶先生秉承“将中国音乐推向国际”的使命,为促进世界对于中国音乐的研究与认知,将《中国音乐地图》数据库无偿捐赠给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使用,供国际学人与公众开放探索。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有幸邀请到叶云川先生做客Harvard CAMLab Seminar,从《中国音乐地图》发起人与制作人的视角,与我们分享这个宏大而细微的计划背后的路程与思考。叶云川先生曾谦虚自嘲为“民间没有手艺的人”,那么《中国音乐地图》在对民族音乐志的系统记录上,有怎样独特的初衷、定位、曾面临怎样的挑战,对于中国音乐传统的传承、变革、发展又有怎样第一手的观察、记录和思考?欢迎大家与我们一起,随叶云川先生一起,走入传统中国的音乐时空。

Type of event
Seminar
Date & Time:

July 3, 2022, 9:00 AM EST

Speaker:

Yunchuan YE

  • Music Producer
Harvard CAMLab Digital Archive: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数字档案

在二十一世纪的数字时代,如何以全新的数字技术、研究思维和设计框架,来整理、研究和展示重要历史档案和研究材料,是全球人文学科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数字档案馆,基于历史研究、数字技术和媒体艺术的交叉领域,致力于以哈佛大学为平台,保存、整理、研究和展示亚洲艺术与建筑历史相关的图像、影像、音乐、照片、三维模型、动捕数据等数字档案,探索新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数字可视化、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多媒体叙事等等方式,赋予数字档案新的生命力。以数字档案为基石,推动全球亚洲艺术的前沿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为当代人们带来历史、艺术与认知的启迪。

 

CAMLab Digital Archive先后设立了 Cultural Mapping,Space Mapping, Mind Mapping几个板块,其中有代表性的有“Digital Temple|数字佛寺三维档案”,“Digital Gandhara|数字犍陀罗艺术与空间档案”,“Digital Luoyang|数字洛阳城市与建筑空间档案”,“Luoyang Sound Library|洛阳声音博物馆”,“Chinese Dance Database|中国舞蹈动捕数据库”,“China Builders|中国早期建筑师档案” 等等多媒体专题数字档案,逐步为学界与公众搭建一个系统性探索亚洲艺术历史的开放平台。针对各个数字档案,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力图以最前沿的学术思路与数字技术,展开深度研究与艺术阐发,使档案绽放其潜在的精神力量。

 

关于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数字档案的使用、合作与捐赠,欢迎联系camlab@fas.harvard.edu。